12本书快速全面了解社会企业和共益企业
来源:中国社会企业与影响力投资论坛2019-04-11 16:54:00

12本书带你

快速了解社会企业和共益企业

《公益向右 商业向左》


微信图片_20190411164956.jpg


这是“希望工程”创始人徐永光的真诚之作,也是近十年来他出版的一本重要著作。这本书得到了牛根生、徐小平、刘东华等社会企业家与投资家的隆重推荐,向中国读者介绍了什么叫社会企业和社会影响力投资。


这也是致力于解决社会痛点的创业者和创业家们必读的一本书。在这本书里徐永光从许多社会问题出发,探讨了众多社会问题中所蕴含的商机。


近几年来,世界吹起一股社会企业风潮。社会企业从事的是公益性事业,但通过市场机制来调动社会力量,将商业策略最大程度运用于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而非为外在的利益相关者谋取最大利益。简单来说,就是做好事又能赚钱,赚来的钱再拿去做好事


这正是一本从宏观上介绍中国的社会企业发展之路的书。它旨在帮助读者理解什么是社会企业,社会企业的模式有哪些,社会企业能否参与分红,为什么需要社会影响力投资,以及社会企业的未来在哪里


在社会企业的这股前沿风潮中,中国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和有识之士也参与进来,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从目前来看,中国的企业家,例如马云、王健林、牛根生等,他们都在尝试社会企业模式,用商业办法解决社会问题,引导更多的力量做更多的公益善事,同时促成更大的社会效益,创造了经济行动的公民参与、创新价值、社会公益。



《涟漪效应》 


微信图片_20190411164605.jpg


 

★《第一财经日报》原总编辑 秦朔、希望工程发起人 徐永光 作序推荐。

★ 英文原版荣获2013年度Silver Nautilus图书奖及2013年度Axiom Business图书奖,在美国、日本、西班牙等国家出版并获得良好反响。


用18个来自世界各地的真实故事,告诉社会企业家应如何用商业思维做好公益!


在这个日益纷繁复杂的时代,对于那些破坏我们星球以及社会基础的重大挑战,我们如何应对?凭借贝弗利·施瓦茨渊博的知识以及她同全世界几百名知名的社会变革领袖共同工作的丰富经验,《涟漪效应》这本书揭示和证明了一些推动重大变革的原则。


施瓦茨是爱创家(Ashoka)的副总裁,该机构是全世界的社会企业家领袖联盟,致力于保证社会企业家及他们的创新能够激发更多创变者,以便维持和支撑大规模的社会变革。施瓦茨是“企业家”行为科学家,她在社会营销领域颇有建树。她致力于解决全世界具挑战性的一些社会问题,如控烟、禁毒、性别平等、教育及环境改善、艾滋病的防治与意识提升等方面。


在这本颇接地气的书中,她展示了一个经过时间验证的模式,如果基于以下五个原则,任何个人领袖或者组织都可以带来深远、持续以及系统性的变革:

  •   重建制度性规范

  •   市场活力变革

  •   通过市场力量创造社会价值

  •   培养完整的公民权

  •   培养同理心


书中这些引人入胜的故事讲述了常人如何在全世界范围带来真实的改变,这些故事将五个行动性原则带入了现实生活。通过这本书施瓦茨用活生生的事例向我们证明了,不管任何人,身处何地,都可以成为高效的创变者


正如施瓦茨所说,下一代创变者将在很多方面成为这场运动的冠军,他们包括:商业活动中采纳了多种新的可持续方式的公司;想让自己的捐赠更加高效、能为人们生活带来良性影响的捐款人;以及想让他们自己、家庭、邻居以及社区生活更加美好的普通公民。


《涟漪效应》介绍了一些在应对社会和环境挑战上当今具创新力和有效的措施,并清晰地展示了当同理心、创造力、情感以及坚韧不拔结合在一起的时候,重大的、可改变人生的进程就成为可能。



《共益企业指南》


微信图片_20190411164543.jpg

在我看来,所有关注社会未来的人士都能从这本书中得到启示。                                                     

 ——吴敬琏


一部共益企业快速入门书,助你打造共赢商业新生态!


共益企业这一全新理念旨在促进商业成为向善的力量,帮助广大公司吸引和留住优秀的人才,提升顾客对企业品牌的信任感、忠诚度和传播力,让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并获利的同时,提升社会和环境绩效,从而打造共赢的商业新生态。


全球已有50个国家、横跨130个产业、超过2 000家企业通过共益企业认证,而全球申请的企业总共已达4万多家,一场全球性的“共益企业倡导运动”正在轰轰烈烈地展开。


本书作者瑞安·霍尼曼,将向您阐释共益企业的简要历史和十大益处,更重要的是,为有志于成为认证共益企业的公司提供了详尽的共益影响力测评框架和新手指南。让所有企业“运用商业之效力,打造世界之美好”,不仅力图成为“世界上最好的企业”,更成为“为了更好的世界而存在的企业”。


作者通过对100多家“共益企业”的观察及与其创办人、高管的访谈,精选了20个具借鉴意义的案例,展示了用商业力量成就美好未来,从而帮助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脱颖而出,吸引和留住好员工,提高客户的信任度和忠诚度,进而打造共赢的商业新生态。


瑞安·霍尼曼是一位咨询师、高管培训师、主旨演讲师、作家,也是名为霍尼曼可持续发展咨询公司的认证共益企业的创始人。瑞安帮助企业节省资金,提升员工满意度和在可持续方面所做出的努力,提升企业的品牌价值,包括帮助企业认证成为共益企业并以此为契机快速成长。


《慈善新前沿》


微信图片_20190411164952.jpg

这本由深圳国际公益学院引进、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公益著作,由萨拉蒙耗时三年完成。2018年深圳国际公益学院正式将该书引进译介,中文版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于2019年3月出版。


萨拉蒙在书中表示,世界各国的慈善事业正在发生一场全新的变革,私人投资进入慈善领域已然成势。继其早期对全球四十余个国家第三部门运作及经济贡献的研究,萨拉蒙在书中就慈善领域正在变革中出现的新行为主体与新工具,分析慈善新前沿理念和当前公益慈善行业发展现状。


首先,是对公益金融领域的专业术语进行阐释,什么是“资本栈”?什么是“小微金融投资工具”?什么是“捐赠人建议基金”?重温“慈善”这个古老词汇的历史意义,摒弃它聚焦于赠款或资助的有限性,重点强调它的真正内涵,即通过多种工具和方法将私有资源转化为公共福祉。


其次,呼吁人们关注慈善新前沿崛起的运作机制——杠杆。公益慈善的发展,需要注重公益与金融的结合,结合的过程中不仅要聚焦于公益金融实体,更要打通与更大规模资金池的渠道。若可让有限的公益资源和大量私有(及公有)投资资本之间产生连接,必将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


再次,提醒人们对公益金融领域面对的风险保持警惕。如何判断绿色金融是否为虚假的环保行动?如何确认社会企业并非普通企业?在大家对公益金融的发展前景和潜在贡献普遍保持乐观的背景下,我们更应谨慎界定公益金融和普通金融之间的划分标准,从而确保其特殊效益的合理性。


传统慈善和慈善新前沿,七个不同:


首先,前者利用的是个人和基金会的资金、捐款,慈善新前沿利用各种类型不同的投资基金。


第二,传统慈善关注营运收入,即需要有多少的营运年收入,才能够运营下去。慈善新前沿关注投资的成本,即需要有多少的投资成本不断地增长去应对现实的挑战。


第三,传统慈善是依靠捐赠资助,慈善新前沿有各种不同类型的工具获得资金,贷款、担保、股权、股本、股票等,是非常多元化的行动方和资金来源。


第四,从行为主体来看,传统慈善里更多是非营利组织,慈善新前沿包含各种类型的不同组织,如社会企业、社会合作社等“半市场半社会”的一些组织形式。


第五,传统慈善关注的是社会回报,慈善新前沿关注的是社会回报和财务回报两者之间的平衡。


第六,传统慈善的杠杆撬动非常有限,它的资助赠款用完可能就没有了,慈善新前沿特别关注杠杆的作用,通过有限的慈善资源调动更加广泛的资金。


第七,传统的慈善关注产出层级,比如说助学项目,资助了多少个孩子,建了多少房子等等。慈善新前沿关注的是成效层面,即具体取得了什么样的成果。


《探求社会企业家精神》

微信图片_20190411164555.jpg


领会社会企业家精神定义、结构、方法等方面的多样性是一项杰出的任务,而保罗莱特(PaulLight)做到了。他创建了一门社会企业家精神的短期课程——一门凡是将参与到勾勒未来世界的领导人必读的课程。


《社会部门中的企业家精神》


微信图片_20190411164558.jpg


珍·魏·斯基勒恩编著的《社会部门中的企业家精神》,是哈佛大学商学院为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教学而写作的,帮助商业系、营销系和公共政策系的学生了解社会企业家精神。


四位作者都是哈佛大学商学院的教授,各自在本书所涉及的领域中,都拥有非常丰富的知识和经验。本书作者不仅选用了当今社会企业家精神领域的先进理念和实时数据,而且还基于多年的研究和教学经验提出了全新框架。



《下一站,社企?》(公益与商业的30次相遇)


微信图片_20190411164602.jpg

这本书包括三部分:

”上篇过去.传承”:介绍靠前的社会企业如何尝试着将过去与当下、现在与未来相连接,拾起中的瑰宝、着眼于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具体分为非遗、戏剧人生、环境保护、可持续时尚四个章节。

”中篇现在.融入”:介绍与生活相关的社企形态,包括美食、生命体验、各类弱势群体的保障及如何融入社会等,具体分为美食与生活、科普体验、群体关怀三个章节。

“下篇未来.创新”:介绍社会企业家们如何搭建底层技术,输出社会创新的原力,具体分为公益孵化、公益咨询、培育成长三个章节。


本书适合大众及公益从业人员阅读,用于借鉴经验并拓展思路,也适合喜爱公益事业,探索社会创新的人士阅读,特别是面临就业、择业、创业抉择的年轻人。


《中国社会创业案例集》


微信图片_20190411164612.jpg


这本书是由恩派(NPI)公益组织发展中心创建的社会创业家学院(SEI),在南都公益基金会的资助下完成,希望通过对中国初创期公益组织的成长记录、案例分析,更好地完善和总结公益领域创业的经验、教训,借此为正在进行社会创业的实践者及未来想到公益领域创业的人士提供一本实战案例教材。


本案例集借鉴国际*商学院创业的案例模式,汇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智慧,总结出了开发社会创业教学案例的一整套思路和方法,以此模式开发的案例集对业界具有里程碑意义。


在一次公益创业过程中,需要打开哪几扇关键的大门,要过哪几道坎,哪些是公益创业绕不开的问题,公益创业和商业创业存在哪些不同……从这本案例集中,你,也许能寻找到答案。


《社会企业家精神》


微信图片_20190411164608.jpg

什么是社会企业?本书提供的企业家精神视角以及社会企业界定框架,为判定社会企业以及区分不同社会企业类型提供了很好的标准。


书中通过10家社会企业的案例故事,向读者展示了中国蓬勃兴起的社会企业和社会企业家群体以及他们身上流淌着的社会企业家精神。


这10家社会企业大都是各自领域第一个吃螃蟹的或是各自行业的开拓者,它们无一例外都为具有广泛影响且棘手的社会问题提供了创新的解决方案,让我们对社会企业的界定和画像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让我们看到社会企业到底长什么样子。


这10家社会企业也是在各自领域发展较快、较好的有代表性的组织,是从上百家中国社会企业中精选出来的。这些社会企业经过几年的摸索,逐渐或正在形成有潜力、可持续、规模化解决社会问题的商业模式。


与此同时,在每家企业身上都能识别出某些线索,如制度设计、策略选择、组织文化和行为倾向。这些线索有助于防止这些组织的社会使命产生漂移,防止因为追求财务和市场业绩而损害其社会使命。


本书将理论框架和翔实案例整合在一起,让读者既可以从案例中学习实战经验和教训,也可以从界定框架中获取研究思路,特别是政策制定者、认证机构、专业支持机构和投资机构,可以从书中发掘识别和评估优秀社会企业的要素。


《黑暗中对话》


“黑暗中对话”源于德国,自1988年起扩展至全球超过26个国家及150个城市。在专业视障到导赏员及培训师的带领下,公众在漆黑的环境下参观“黑暗中对话”体验馆,参加行政人员工作坊、学生教育活动等。


至今,全球已有超过600万人参观过“黑暗中对话”体验馆。“黑暗中对话”的社会使命包括促进伤健共融、提高公众对残疾人士的认识和包容,以缩窄残疾社群和主流社会间的鸿沟,以及视障人士创造具尊严的工作机会。


《三杯茶》


微信图片_20190411164618.jpg


★美国总统克林顿倾情推荐
★稳坐纽约时报畅销榜140周,43次居于榜首
★美国反恐部队必读书
★美国五角大楼必读书

★美国总统奥巴马捐出诺贝尔和平奖10万奖金助其建校
★巴基斯坦总统亲自为其颁发“巴基斯坦之星”平民勋章

★在全美4500所小学中展开“为和平捐一分钱”活动


葛瑞格·摩顿森在攀登世界第二高峰乔戈里峰时迷路遇险,被当地村民救起,共饮三杯甜茶。雪山冰峰下,孩子们跪在霜冻的土地上,用木棍蘸着泥浆在石板上写字的情景,令摩顿森震撼,他许下诺言:要为孩子们建起一所学校。


为兑现这一诺言,葛瑞格花了三年时间。之后的十余年,他奔走于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偏远贫穷的村庄,陆续建起上百所学校。他最终没能登顶乔戈里峰,但他的余生始终没有停止攀登另一座高峰,并且没有终点。


《蓝毛衣》

微信图片_20190411164627.jpg


★《纽约时报》畅销书

★《人物》杂志五星荐读

★《时代》杂志将作者誉为“华尔街的良心”

★ 爱尔兰前总统玛丽·罗宾森、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比尔·布拉德利、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南亚执行长丹尼尔·图尔、姚晨、南方朔、吴念真、吴淡如、杨照、台湾诚品书店等联合推荐。


“我决定走出来,认识这个世界、改变这个世界,爱上它绝美的面貌,但也愿意面对它所有的瑕疵。”


爱的蝴蝶效应让每一个人都紧密相连。


低谷时也是力量积蓄时,生命中困境和希望总是交织出现。


小时候,她收到艾德叔叔送的蓝毛衣。11年后,在非洲的卢旺达,一个身穿蓝毛衣的黑人小男孩与她擦肩而过,衣领的标签上,还印着当年她亲手写上去的名字。蓝毛衣辗转多年的飘荡让她明白:地球上每一个人都紧密相连,而我们每个人的行动(或不行动)都会影响到地球另一端我们从未谋面的人。蓝毛衣带来了震荡,改变了她的生命航线……一段彰显人性与爱之光芒的人生历险。


《蓝毛衣》是作者诺佛葛拉兹备受期待的回忆录,不仅记录了她20多年来的成长经历,更是她一路走来遭逢的各色精彩人物的小传。在与这些生命的激情碰撞中,她发现了传统慈善未竟全功的原因。她创立“聪明人基金”,将一种称为“耐心资本”的新型公益投资引入现代慈善中,帮助了成千上万的人自给自足、脱离贫困。